王夫人遵从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挑唆,吩咐王熙凤带队,以王善保家的为首,在夜里抄捡大观园追查绣春囊的出处。
一,抄检大观园除了追查绣春囊下落外,还要再看有没有其他问题。
(资料图片)
二,王善保家的敢来挑唆,肯定有邢夫人纵容给王夫人出难题。可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三,王夫人才是抄检大观园的主谋,看似她被邢夫人逼迫骑虎难下,不得不为。
实际上她让王善保家的领头,就是将风险转嫁给邢夫人。事后贾母、贾家和大观园所有怒气都冲着邢夫人倾泻,王夫人全身而退。
其实王夫人同意抄检大观园,只有两个主要目的。
一,查出绣春囊的来历,争取亡羊补牢。
二,消除贾宝玉的嫌疑,避免事态扩大。
正是基于这两点,王熙凤带队抄检大观园,就有了可以不抄和不得不抄的两个地方。
可以不抄的是蘅芜苑,那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住的地方。不但是亲戚家不好去抄,更是王夫人看好的未来儿媳妇,不能去抄。
不得不抄的是潇湘馆,林黛玉住的潇湘馆才是王夫人最想要翻查的地方。看看有没有与贾宝玉“见不得人”的东西来往。
当时宝黛之情尽人皆知,王夫人反对宝黛,支持金玉之心也是尽人皆知。起码王熙凤比任何人都清楚。
凤姐本人强烈反对抄检大观园,恨王善保家的多事,不满邢夫人逼迫,更认为王夫人此行大错。
可她一来在病中,二来当时权力被不断架空,管家权大部分被王夫人收回,不免心灰意冷,是以便干脆随他们折腾去。
以她的身份和立场,着实也没办法太深入反对,改变不了王夫人决定的事实。
抄检大观园还要注意一点,是只抄检丫头婆子,而不是少爷小姐们。
尽管王夫人担心贾宝玉和林黛玉做出什么事来。但也清楚以林黛玉的教养,绝不可能真有什么违规的东西。更多是给予敲山震虎,让她与贾宝玉“不敢造次”。
不过,王夫人这里分明本末倒置,存有严重私心。
她要真想解决问题,只要将贾宝玉从大观园搬出来就可以了。几年前花袭人已经提醒过她,却就是不执行。
王夫人的心思也不难猜,将贾宝玉搬出来可以,但势必要重回贾母的院中,再被老太太控制。
王夫人无法容忍再“失去”儿子,明知道不妥当,还是让贾宝玉继续住在大观园。
她应对的方法是加派人手监视,并对林黛玉越来越反感和憎恶。
王夫人的心理就像“皇帝的新装”,自己欺骗自己,别人还不敢言说。
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情,就是因为王夫人给他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。
客观来说,男女之情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伦理道德衡量,肯定是不才之事,甚至被称为丑祸。
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谈恋爱这件事传出去,势必要身败名裂。
如果贾宝玉给林黛玉送的两条旧手帕被查出来,发现林黛玉在上面题写的《题帕三绝》,不但林黛玉活不了,整个贾家都将因此蒙羞。
读书人要清楚当时社会的客观价值是反对男女之情的。好在抄检大观园并不查抄主人房,否则宝黛知私将彻底曝光。
当然,归根结底问题还在王夫人的私心上,是她对儿女晚辈疏于管教和约束才造成如今的困局。
那绣春囊被传进来,与当日坠儿替贾芸传手帕给小红又有什么区别?
这两件事从根源上去讲,还是作者在影射贾宝玉和林黛玉感情的两种结局。
一种是可能像潘又安和司棋那样失控。皆因少年情浓,人性最难控制。
一种是像贾芸和小红,步步为营,行事大胆缜密。以为骗尽天下人,实则也不是秘密。
王夫人担心宝黛之事,才会借抄检大观园行干涉之意。经此一抄,短时间内宝黛再不可能有逾矩之事。
是以晴雯、芳官之类肯定也留不得,撵走她们才能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再不敢有什么举动。给王夫人腾出来时间好再筹谋。
所以,抄检大观园的背景很简单。绣春囊固然重要,王夫人心中只有贾宝玉才最重要。
解决绣春囊的同时,更要解决贾宝玉和林黛玉越来越亲近的关系。
只可惜,王夫人并不反省她自己的问题。正是她的私心才导致如今的局面。养不教父(母)之过也。